2020年2月18日星期二

項目管理第一原則 - 嚴控範圍

在云云眾多的管理技巧中,個人認為管理項目範圍是當中最重要一環,控制得宜項目可進行得事半功倍,控制不當則後患無窮。

曾經在一間大型機構裏參與一個巨型項目,事實上項目本身並不巨型,或者說可以有很多方法令它不致變成如此。純粹是一個產品平台的換代項目,不過經歷多次人為影響,一個平台換代項目竟然要整個機構差不多一半的IT系統作出改動,二十多個用戶部門/sub-team需要參與,每周開一次項目例會要有二三十人來,一開就是一整個下午,在我首次接手這個項目的時候,對這種狀況當真有種嘆為觀止的感覺 ...

接手了項目一段頗長時間後,終於漸漸看出苗頭,了解這個項目的一些背景發展。(寒戰 - 梁家輝:第一步,你要學會它。第二步,從中找出一個線頭。)這個項目之所以變成這個模樣,主要原因就是沒有做好範圍管理 (scope management),甚至可以說它是反其道而行,把本來應該是十數個項目放在一起,以一個項目來推行。這個項目無論從渠道、從產品,以至從客群來看,都有多種方法可以把它砍件,拆開幾個phase 進行,就算項目的理想有多遠大,只要把項目有效分割,分段進行,始終會可以完成,不知為何一定要一起推進,而每個細項則是龜速移動。我當時舉了「沙中線」作為一個對比,「如果沙中線一直未能通到中環,難道到紅磡的路建好也不允許通車?」,除了用「無知」和「好大喜功」來形容,也找不到更好的原因去理解這件事。(筆者註:在多次問題出現後,上星期鐵路通到啟德就已經通車了)

嘗試了幾次在不同階段希望遊說各方把項目重新砍件分phase,結果也失敗了,大概是沒有人願意承擔起當初「建成」這個項目的責任,或者沒有人願意說自己做不起這個巨型項目吧。最後我也放棄了遊說工作,基於我相信的「小改變 大改善」法則,我改為在這個項目做了一些「小改變」,可以說是沒有辦法中的辦法。

首先一個改變,是把項目分拆成多個條線,當中包括按產品劃分,按渠道劃分,按客群劃分
安排好了條線,就是安排團隊,每個條線按其domain加入product owner及相關IT人員組成主幹,工作目標為重新定義或細化需求,落實開發及測試驗收,各團隊則按自身需要編配開會時間跟進項目進度。這樣做,各團隊就可以重建自己的項目及職責範圍,合理定義工作進度,上面一層則主力監察有否出現沒有團隊跟進的灰色地帶,以及處理不同團隊出現相互有dependence 的情況。

做這幾個小改動的首要目標,就是要把工作分派出來,由專責團隊人員承擔。大家才是各自domain 的專家,最有資格去決定需求和系統方案,旁人加把嘴給些意見可以,但絕不能dominate這個討論。

另一重要作用則是減少開週會的時間,這裏本來就是不同的項目團隊,本身關連不大,放在一起開會是沒有意義的,只會浪費大家時間,把問題放在周會上討論,更加是風馬牛不相及(況且周會大多數時間也是個別數人討論個別幾個問題,效果有多好可想而知)。後來這些團隊索性直接在自己的sub-team 裏解決問題,解決了就完事,也不再在周會上報告,省回不少開會時間做更多正經事情。

整理這些經驗,嚴控項目範圍的主要目的:
1. 控制範圍,以便建立團隊
2. 責任與榮耀到人:團隊由具domain knowledge人員組成,並為製成品負責
3. 由團隊制定合理時間表,然後 commit schedule,最終合併成整體項目時間表

就這樣,PMP中的四大重點 - Scope, Schedule, Cost (人力成本), Quality, 就基本確立了

後記:
雖然進行了一番改動,畢竟項目整體範圍並沒有因此而收窄,而且這些改動也是在幾個dominator 離開之後才能正式推動,這個項目在進入UAT階段後,也經歷了慘不忍睹的黑暗狀況,這些經驗會在另一篇blog 繼續整理。

沒有留言:
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