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1年12月30日星期四

建立融合業務與技術的產品團隊

隨着數字化轉型在各行各業的深入探索,愈來愈多的業務流程和操作管理,都轉移向使用電子化平台,出現了各式各樣如FinTech、InsurTech、WealthTech、RegTech、EdTech等名詞,軟件逐漸替代大量手工線下流程,成為業務運營的核心。

在傳統的企業架構,軟件開發一般被視為一項專業技能,就有如風險管理、法律合規等,由專門部門負責管理,但隨着數字化轉型而帶來的業務與技術深度綁定,業務與技術的融合協作程度,成為了影響機構運營效率的主要因素,因此也出現了建立融合型團隊的契機。

所謂的融合型團隊,就是把業務或產品單元中的業務和技術人員,混合編制在一個團隊內工作,在團隊內盡可能移除原有的部門界線,加強協作。融合型團隊的建立有幾個好處:

一、集合業務發展所需的核心業務及技術能力

早前提過的產品思維中強調,產品(尤其是數字產品)應盡可能由自充足(self-sufficient)團隊營運,以便團隊內利用自身能力推展業務,減低外在的限制,進行快速迭代優化。

透過建立融合性團隊,把相對應業務和技術人員編排在一起工作,縮短溝通和原有項目管理流程內的所需時間,可有助提升整體效率。

二、統一制定願景目標

在傳統的部門架構上,業務部門與技術部門的分開,較容易出現部門竪井的問題,各自制定的目標亦可能相互抵觸,造成內耗。

透過應用產品思維,融合團隊可以統一創造平衡業務和技術發展的願景目標,制定長遠合適的產品發展方向,有助減低部門之間的摩擦。

三、合理制定優化產品優先次序和具體工作計劃

在融合團隊,其中一項原則是強調資源統籌調配。工作如何分配,應該是按團隊內人員的能力而定,而不單單是按部門職能決定。故此,技術人員可以參與制定產品發展路徑,業務人員亦同樣可以參與設計系統應用。

而更為重要的是,融合團隊能夠按照業務願景目標或客戶價值,合作統籌所獲分配的資源安排,制定優化產品優先次序和具體工作計劃。

隨着融合型團隊的實施,團隊內亦可以探索合署辦公,或按自身情況建立合適的協作機制,例如透過適合的協作軟件和建立協作流程等,而毋須完全受限於部門原有設定的機制,提高自主性。

不過,要實施融合型團隊,以下有幾點是需要注意的。

一、避免一人同時投身在多個融合團隊內

必須強調,融合型團隊是需要專職專任的。一人分身在多個團隊,必然容易造成資源瓶頸,或因此而造成團隊分工不均的情況,長遠會影響團隊士氣。

故此在實施上,應盡可能安排能夠全身投入團隊的成員作為核心隊伍,盡量減少負擔團隊外的職務,並盡可能避免安排一人身兼多個團隊,以免出現free-rider / 參與角色,難以真正發揮融合團隊的作用。
二、融合團隊不代表要把業務的所有相關人等集合在一起

另一個重點,融合團隊的建立,是把核心的業務和技術人員拉在一起,以聯合隊伍形式運營業務,但其意義並不是等於要把所有業務相關人等集合在一起。

機構內一般也會有些支援部門,例如財務、合規、人力資源管理等,視乎情況,這些部門有時也會需要參加在項目內,但大多情況都不會是主要角色。

對於非核心成員,我們是不應與核心團隊混合隊型的。這種做法不單會造成大量閒置,不符合善用人力資源的原則,更重要的是製造出龐大隊伍,讓團隊難以進行有效溝通決策。

機構可以在實踐過程中,建立合適的核心團隊定義,並按實際情況進行微調。
三、改變績效管理的機制

提到團隊轉型,我們不得不面對的是績效管理的改變。傳統以部門編制的機構,都會按照部門所需制定KPI。

在混合型團隊的實施上,我們需要對績效管理上進行調整,以鼓勵團隊人員投入。其中一個做法,是在績效計分卡上加入混合型團隊的KPI,並與所屬部門原有的KPI形成比例(例如70/30)。

這樣做的好處,是可以提高人員關注混合型團隊內KPI的動機,進而影響其日常工作上的決策。團隊的KPI,可以考慮把原有部門的一些重點KPI 放入,變成共同承擔的KPI。
最後要特別提一點是,跨部門建立混合型團隊雖有助處理部門界線的問題,但也不一定代表就能解決所有問題,仍需要機構內部的持續探索及按實際需求修訂。

另一方面,混合型團隊也可能會造成一些意想不到的壞處,例如跨產品條線的不協調,或發展速度不均,以致造成客戶體驗上的不一致等。另外,一些開發標準和項目管理標準也可能因為建立混合團隊而出現落差,這些都需要在實踐過程中有所注意。

2021年12月22日星期三

六個工具協助做好用戶需求

上篇提到了那些一句話的「需求」,如何帶來破壞並限制了產品的長遠發展,並舉出了兩個原則判斷是否好需求。本篇會介紹一些好用的工具,協助產品團隊做好需求。

對不少新手(甚或老手)而言,當需要到要做用戶需求,我們很自然的都會認為,要把心中所想用文字表達出來,並且加入很多描述,以規則來表達。

這種想法倒是沒錯,不過總結了多年團隊協作經驗,別說文字了,就算是進行會議面談,也不及加入圖像所能達到的效果。本篇介紹幾個非常有用的圖像工具,可協助補足單純文字的不足。

一、功能流程圖

眾多工具中,筆者最先推薦的是功能流程圖,它是最基礎的工具,尤其適合一些需要跨部門或跨組織進行業務協作,也適合一些多步驟的流程。

一般而言,功能流程圖能夠表現出業務協作的整體流程,可以較易看出流程步驟之間的關連,通常亦會包含操作人員/團隊的信息。有些進階版的流程圖,又會加入各節點的其它前設,或各功能在哪些系統上執行等,盡量豐富內容,減少含糊。

二、狀態圖

另一個很有用的是狀態圖,能夠顯示出一個案例在流程生命周期內可以出現的各種狀態,並用圖表示出互相之間的關連。通常情況下,圖上還會標示出由一個狀態到另一個狀態的觸發事件,操作團隊等。

有時候,我們也會在功能流程圖上為各節點標示對應的狀態名稱,並與狀態圖一併使用,也是視乎實際情況而決定選擇哪種方法較優。

三、時序圖

時序圖經常應用於牽涉多個系統或多個部門的流程,可協助顯示出各個體之間的交互和時序。

時序圖通常會以Swim Lane形式表示,例如不同個體是在不同的Swim Lane,時序圖上則會順着時序顯示個體與個體之間如何交互,以及觸發點等。

如果選擇系統來做個體,亦有助於評估各系統需要提供哪些接口供哪些周邊系統使用。

四、頁面流程

頁面流程是一種很適合面向客戶應用,注重客戶體驗的工具,例如官方網頁或手機應用。流程上會標示出各個頁面和上面的主要元素,而在與用戶的交互後,邏輯根據用戶的不同反應而跳轉到下一個不同的頁面。

頁面流程在手機應用設計上是非常有用,尤其是在眾多資料分配在不同頁面的情況,可協助團隊設計用戶旅程,保證用戶操作的流暢性和合理性。

五、交互原型

交互原型是另一種很適合面向客戶的工具,較為全面的提供頁面上的資訊細節。

舉例就一個填單頁面而言,交互原型就顯示了整個填單頁面的所有欄位位置,甚至一個欄位的需求就包括了名稱,預期輸入的資料,客戶未輸入時的提示,報錯信息等,還有各種各樣的訊息如何向客戶展示。

六、功能特性地圖

功能特性地圖通常會與功能流程圖一併使用。其用法是在功能流程圖的每個節點下,具體例出各個節點的特性描述,當中包括操作邏輯、前設、預期結果等。

對比起直接提出單點的功能開發項,功能特性地圖可以確保各開發項是配合整體流程而定,協助團隊從整體產品角度評估開發優先次序,制定產品的發展路徑。

用功能流程圖配合功能特性地圖來準備需求,實際上也是一個非常好的練習。團隊一方面可以從頂層設計上規劃整體流程,而仔細的需求要點則可以在各個特性上清晰表達。

============

以上的可算得上都是新手學習編寫需求的常用工具。讀者可以自行在網上搜尋,應能找到相對應的圖表示例,大部份都應該是在平時有接觸過的。而實際上,任何以產品發展為目標,可以協助團隊內有效溝通的工具,都可以視為很好的需求工具。

而除了上篇提到好的需求需要是「可估算」和「可測試」,我們亦同時強調,需求在能夠明確時應盡量明確,盡量少做假設或含糊表達,和盡量用小項目迭代形式提需求,都是較理想的做法。

2021年12月15日星期三

面對一句話的需求,該如何開展項目?

自大學畢業後,出來基本上都是做項目管理的工作,有做過只有3個人做的小型項目,也有做過整個機構動員超過200人參與,橫跨數年的項目。不過,項目大與小本身不是問題,問題是那些需求不清不楚的項目。而隨着項目變大,這種情況更是經常出現。

很多時在大型項目上,尤其牽涉跨團隊跨部門那種,都會出現需求良莠不齊的情況。有些需求寫得很仔細,也有些寫得很粗淺。最粗淺的做法,是用一句說話概括一個開發項。 

例如說,需要一個報表,但沒有提邏輯,也沒有明細,甚至乎給誰看,報表有些什麼主要內容也不定義。又例如說,要一個審批流程,不定義流程內有什麼節點角色,如何啟動流程,更不提流程的目的和定位。

通常遇到這些情況,都會說是因為時間所限,或者不希望需求書太長,或容後再談,實際上是沒有做好範圍管理,到要正式開發時就出現大量修改,更差的是到測試驗收時才說與需求不符。

遇到這種情況,如果開發項是不太重要且能夠拆出來容後上線的倒還好,如果是重點項或必要項,即必須要在上線第一天就要完成的,項目周期也會因而大失預算。 

故此,需求質量絕對是項目管理上的一個重要課題。對於那些只粗淺提出一句話的,我們或者可以先稱之為「訴求」,而不是「需求」。

一般來說,「訴求」會有幾種特徵。

有的是沒有主體,例如看完也不理解服務的目標和價值。有些會寫參考XXX的,雖不清楚XXX的內容和底細,總之就是先抄過來再說,反正不是自己做。

大多的則是沒有內容,例如缺乏業務邏輯、公式運算、流程,或與用戶之間的互動等。而最經典的「訴求」例子,是更換一個系統,所有流程保持不變。

實際上,只有一句話的所謂「需求」,是真的不可能開展項目的。只有一句話的,可以視為「目標」,但這也是不可能達到的目標。就連需求也未能清晰定義的話,項目內出現差錯的機會實在太大,重新做的成本也太高,不如稱之為「喊口號」算了。

那麼,如何可以從本質上判斷出一段話是屬於「訴求」還是「需求」? 以下有兩個基本準則可作為參考。

一個準則是可估算。

就以家居裝修工程為例,我們向裝修工程公司提出需求後,一般會期望工程公司給出報價單。理想的情況,是報價單上能單點列出各個裝修項目的費用,所需材料及費用亦分項列出。

按照報價單上的明細,我們可以大致判斷出工程範圍是否有遺漏,或者有沒有一些地方需要釐清,動工前互相簽字作實,成為有法律效力的文件。

不過,基於經驗的不足,很多首次做裝修的用家,也會提出一些類近「目標」的訴求,例如要一個全白色的廚房,不提廚櫃間隔,不提是否要熱水裝置,就連生火煮食打算用電磁爐或煤氣爐也不定義,哪些家電放入廚房又不知。對工程公司來說,這種客戶的真正「需求」真的是難以想像。

當然,正常的工程公司遇到這種客戶,一般會先按經驗提出一些問題,嘗試引導客戶給多一點明細資訊。但如果客戶仍然只打算以回答問題形式打發,而不重新詳細考慮的話,有良心的公司應會寧願不接項目,也不會冒法律或聲譽風險去接手。

至於沒有良心的,則可能會先開一個大數,到用盡預算後就說是需求沒有提,當做項目變更項處理並另行收費。這種情形,項目大失預算,超時超支和重做,都是可以預期的事。

至於另一個準則是可測試。

作為提交「需求」的用家,可在制定需求時就開始制定測試計劃。因為,優質的「需求」,應該都是可測試的。

事實上,在制定需求時就制定測試計劃,最主要是協助團隊去想清楚開發項可如何驗收,如何才可稱之為完成。

套用以上的裝修工程做例子,除非閣下真的只需要一個白色的廚房,例如用來做拍攝場地佈景,正常來說也應該會想出一系列確認完工的標準,或者說得出哪些事情希望在廚房內完成。把這些標準和場景也同時向工程公司提出的話,絕對有助於工程公司理解真正的用戶需求。

以上的兩個原則其實不難理解,不過在真實的辦公環境,則還是經常會出現偏差。 

眾多因素中,時間限制往往是一個主要因素。趕期、不夠時間、以後再算,辦公環境內經常都會出現類似的表述。而問題的根源,還是在於團隊以舊式部門思維,而非真正的產品思維去營運業務。

舊式部門思維配以流程形式,把項目各個階段當做流程般管理。從需求到開發,到測試到上線,各個階段由不同部門負責。如果各部門都以「交功課」心態處理,就很容易出現「我只是負責提需求」的心態,和那種「要一個全白色的廚房」的訴求。

從長遠產品角度出發,我們應可以清晰地認識,今日走偏門省下的時間,將來有朝一日還是要還的,從來也沒有例外。需求階段的馬虎了事,多數是在開發或測試階段原本奉還。

只不過,在傳統機構的部門架構下,把問題送了去另一個部門,有時真的是可以省下自身的時間的,也讓不少人會禁不住誘惑去嘗試。不過,這真的絕對不是可長遠維持的,也會造成團隊之間失去信任,只適合短視之徒。 

要做好需求,我們實際上要做的是回歸基本、實幹,和做正確的事,用一部一腳印的方式去做好產品開發的每一步。最難的是下地幹活,最簡單的也是。真正把產品作為團隊的核心,減少在項目裹仍然以部門作為界線,是較可行的做法。

2021年12月10日星期五

由小CEO到產品團隊的建立,重構企業營運模型

最近在報章上留意到阿里巴巴正在把更多的權力和責任下放,孵化眾多「小CEO」,讓各業務總裁發揮作用,靈活應對業務挑戰。

雖然本人並非阿里巴巴員工,卻也感受到阿里巴巴與很多行業內的巨無霸,都正在進行一系列內部轉型,當中亦採用了最適合現世代的產品思維。

面對業務和行業環境的愈加複雜,即使互聯網公司擁有與生俱來的數字基因,亦難免出現機構老大臃腫的問題,採用傳統由上而下式的管理,實難以應對行業所需的決策速度和對客戶的深度調研。

由小CEO領導產品團隊,以產品思維營運機構內各分支業務和制定產品策略,反而有望可闖出一片新天地。

一般而言,產品團隊具有以下特質:

一、產品團隊內的成員綜合具備所需的業務和技術能力,對產品共享一套價值主張,能夠定位產品的目標客群,制定產品各項發展及推廣策略;

二、產品團隊由前線最貼近客戶的人員擔任,這些人員最熟知和了解客戶的需求,能判斷出最能體現客戶價值的產品功能,把用戶需求轉化為產品需求,憑着對客戶的了解最終交付出客戶需要的產品;

三、產品團隊獲授權決策產品的發展路徑,負起規劃產品發展的責任並落實實施,享受產品創造價值的紅利,也同時負起責任承擔一切其它結果。

另一方面,因為產品團隊是在企業之內搭建,可與其它產品團隊共享企業內的基建配套,但亦受限於機構內的一些現實限制。

一、產品團隊的價值定位,需要符合機構整體的價值要求,或可說是共享一套價值觀。產品團隊亦需要參與機構內定期進行的價值評審,確保產品的價值定位符合機構的整體要求;

二、產品團隊的發展路徑,需要在符合機構整體發展戰略的前提下進行定位,不能過份逾越機構的服務範圍;

三、產品團隊能夠獲分配的資源是有限制的,不能假設機構把所有資源集中在一個產品條線上,投於的資源也應與產品實施的價值成效掛勾。

個人認為,以產品團隊來運營機構業務,是最能符合這個時代的要求的。

時代轉變,在新時代下,社會更講求敏捷反應。以往機構以職能劃分部門,部門以專業知識集中執行某種職能的相關工作。不過,部門竪井問題嚴重,無論是在機構運營、項目或各項流程上,均為傳統企業帶來不少影響,大企業病導致機構難以應對新需求。

另一方面,新時代更講求的是以人為本,着重團隊參與決策過程而非只是接收命令。在產品團隊裏,成員不是要機械式的跟着流程和本子辦事,也不是在挑戰自己極限,看自己在限時之內能交付多少個功能點,而是要學懂去問發現問題,問正確的問題,然後轉化為任務去解決。

故此,產品思維所照顧的除了是外部挑戰和客戶需求,也同時照顧了內部員工的參與和投入。而產品團隊內的小CEO,也不是要指示團隊要做什麼,而是要作為團隊教練,讓團隊成員可與產品共同成長。

不過,機構內整體資源一定是有限制的,也不可能任意給予各個產品團隊的無限資源,故產品團隊都需要憑着成員內部的能力及創意,不停刺激自己的大腦,在有限資源內做最有價值的事,包括是正確的事,應該做的事,值得去做的事。這當然具挑戰性,但也是最振動人心的。

而對企業整體而言,由傳統部門轉化出產品團隊,肯定也是一個挑戰,尤其包括下放決策權力後可能失去控制和重心,員工考核方式要重新制定。而且,傳統部門也在一定程度給予企業共享資源的優勢,不可能一下子完全取替。

企業轉型並沒有所謂一本通書的做法,不過正如過去幾篇文章所論述,轉型一定是這世代所必要的,我們也會見證愈來愈多的成功案例。

2021年12月6日星期一

別再做流程上的一口螺絲

歷史上,人類的發展普遍奉行的是分工合作,工業時代及全球化更將分工模式發展至極致。數十年發展下來,無論是在地域上還是在機構內,各個領域範疇都出現了精細的分工。

類似的情況亦發生在企業的內部,精細的分工,不同部門負責機構運作的不同環節,掌握不同的專業技能和知識。對較具規模的企業而言,絕少有某個部門完全具備整個機構運作的知識細節,機構也逐漸發展演化出一套基於操作流程的運作模式,進行跨部門協作。

就傳統流程而言,一般設計會以管道作為模型,假設所有節點在收到指令時就會投入資源,將個案由一個狀態轉變為下一個狀態,以便由下一節點操作,最終讓個案通過完成。

不過,對很多創立多年,或有一定規模的企業而言,對於流程的態度可說得上是又愛又恨。

一方面,流程的出現,徹底改善了機構內部管理雜亂無章的狀態,制定操作流程、負責部門、有規則可依,流程可以量度各節點工作時間,制定KPI等,傳統上都被視為具有企業級管治能力的要素。

不過,傳統流程方式又與企業部門架構共生,各部門一般只負責與自身職能相關的流程節點,這種設計模式假設了部門職能不用大範圍改變,當然深受歡迎,也易於建立。但這樣的做法,也產生了不少問題。

當中最常見的問題,是流程牽涉太多節點,中間出現太多交接和等待的時間,構成大量時間浪費。另外也有出現節點之間不能銜接,導致流程去到某狀態後走不下去。更嚴重的是不同部門負責的節點,加起來做了一個閉環,案例困在閉環之內無法逃出。

而其實最核心或最根本的問題,是部門之間互相推搪,流程缺乏整體管理。

曾經見過最極緻的做法,是在設計流程時把所有相關部門叫齊,然後把所有部驟串連在一起,各部門一切現有做法則保持不變,輕鬆完成!

結果當然是問題百出了。流程上各個節點都視自己為參與角色(一口螺絲),只對自身部份負責,整體流程的負責人則欠奉。這種情況下,即使結果是面對大量投訴,機構內亦無從入手去進行優化,只能互相推諉,績效低下。

有些機構選擇退而求其次,成立流程管理部,專門「集中管理」跨部門協作的流程,或借此提高流程的質量保證。這種做法在初期也有一定效果,但結果通常是出現像獨立PM牽頭項目的情況,參與部門更加抽離。

要面對這種情況,可以從兩個切入點嘗試作出改善。

一、把整體流程視為產品,從用戶角度出發

在現今的世代,我們應考慮在建立流程的第一天,就把流程本身視作為產品去經營,並且引用一切產品思維,套用在流程設計和持續優化上。

細心想一下,最根本需要制定流程的原因,從用戶角度出發,解決什麼用戶痛點,流程的價值所在,服務定位,這些都是開始制定流程時的初心。

另外,應用互聯網思維,持續量化和量度流程上各個節點的表現,從數據中找尋優化流程的契機,甚至乎,讓沒有實際作用的流程節點刪除,減少臃腫,保持長青。

二、把流程節點視為產品,對外提供服務

除了是整體流程,流程各節點的負責部門亦應把自身工序視為產品,對外對內提供服務。

最近從阿里巴巴云架構課堂裏學到了domain primitive 的理念。應用這個理念,即使是一口螺絲也應該是一個domain,為這個domain 內的事情建立規範,對外則以參數模式提供服務,保持一定靈活性。

在這種思維模式下,每個流程節點都需要思考自身的存在價值,如何提升效能,或如何更好地提供服務。跟傳統節點做法相比,新的思維更着重自主性和適應性,而不只是「參與」性質。

不過,要推動上述的改變,也並非容易。一方面,有一定規模或年資的企業,都已現存大量流程,要想在現有架構及現有的流程上定出牽頭部門,單是開會討論也已是不少成本,不擇手段下又是推舉一個獨立PM出來。

而以上最重要的改變,其實是人員的思維模式的根本改變,由按本子規則辦事,轉變成以目標價值為本的自主管理。對於很多習慣了現有模式的人來說,這幾近是一種無法跨越的鴻溝!

不過,在新世代的思維,新的一輩似乎傾向更着重工作的自主性,並視傳統跟隨規則做事的方式為守舊。順應時代的轉變,以及舊有產物的替換,我們可以思考如何從規則主導的商業模式,轉變為以原則和價值主導,以人為本的運作模式,建立更優質的工作環境和發展路徑,相信這亦是未來的大趨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