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活上,我們總會預到過使用一些服務時,結果不如理想,想去反映意見,但提出後不是杳無音訊,就是意見接受,態度照舊。
負責運營的人,很多時喜歡用「既定流程」來做標準答案,錯誤的是流程,我們只是跟隨流程指示去辦,故出現事故的責任不在我。但當要問到「既定流程」是由誰來定,則只會找出很多的參與人,卻沒有主事人。
換個角度,在機構內部的運營裏,有時也會出現有法不依,有法不循的狀況。流程制度確是寫下來了,但沒有執行辦法,負責編制流程制度的部門也不會定期檢視流程是否有落實到位,甚至有些流程慢慢變成無主孤兒,竟然不清楚流程的最終責任人。
有些流程則是有清晰責任人的,但就從沒有照顧前線人員使用的習慣或操作時遇到什麼困難,也不提供途徑供前線反饋意見,任由流程走樣或失去效率。
以上列舉的種種情況,都可以歸納為流程制度「管生不管養」的問題。
我們這一代,可說是出生於後工業時代的。在我們出世的時候,社會已經建立起各式各樣的流程和制度,有些建立得比較新,有些則比較久遠,三四十年前甚至更早的也有。
對比起現在,工業時代的一個特點,是社會經濟相對穩定,資訊也相對不流通,各行各業可透過掌握梳理業務的重點,實施一次性的流程建造後,較長時間內毋須經常改變,或只需要少修少補。
不過,長期沒有大規模重檢改造的流程,也存在不少問題。
最常見的問題,是隨着年月,流程的框架和步驟是流傳了下來,但背後的精神和假設則沒有,後人只知道要跟隨「既定流程」,卻不知道當初流程如此設計的原因。
更甚者,是隨着一代又一代人退休後,流程變成無主孤兒,後人即使想改變,也很多時礙於風險不可控而難以着手。不過隨着數字化浪潮的來臨,也為治理流程「管生不管養」的問題帶來了契機。
正在經歷數字化轉型的機構應該能明白,流程數字化絕不單單是指流程電子化或無紙化,而是一次徹底的思維模式和流程制度的重塑。
透過這種規模的改造,不單可以達到破舊立新的效果,更重要是過程中可以重新思考流程制度背後的原因,重新定義流程的架構、重點,並且在核心嵌入產品長遠發展和持續迭代優化的思維,保證流程長青。
在這個過程當中,重新梳理現有流程的主責部門是必不可少,而且亦需要有責任到人的基本共識,不得容許互相推諉。過往隨心而行的業務邏輯,亦應透過系統固化,減低業務操作過程的隨機性。
更重要的當然是本欄一直強調的產品思維,根本性地從用戶角度出發,清晰定位流程存在的目的意義,解決什麼問題,在構建制度之餘保持能夠持續改造,避免再產生新一代的legacy,遭後人唾罵。
沒有留言:
發佈留言